五四与走向21世纪的教师 |
|
一、要学习中华传统文明、了解诸子百家,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 五四运动砸烂了代表封建思想的“孔家店”,但是与先驱们的期望不相吻合的是在打破封建桎梏的同时,中华文化存在了一定程度的断裂;特别经过文化大革命,现在我们可能非常了解美国、非常了解日本、非常了解欧洲,了解形形色色的其他事 物,但是对我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现在的知识青年鲜见能够无障阅读先秦诸子文章。今天我们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们在科技与经济的疾速变换面前迷失了自我;在西方道德相对主义造成的某种程度的混乱与人们过度的物质追求面前,有识之士都在四处寻求能够统一人们的思想、能够统一自我的观念、信 念,西方也掀起了一阵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大思想流派研究热潮;同时,在方法论方面,西方传统的分析方法无法更为有效地在日益错综复杂人与人、人与环境、国家与国家关系中运用,中国与东方传统的整体思维方法其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作为中国人,更有必要回顾民族灿烂的文化、从中汲取养分,从而认识人存在的意义、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续写民族的历史;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的认识更为广泛、更为深入,作为教师有必要涉猎类别宽泛的学科知识,以期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我们自己、了解学 生、了解我们的世界,促进我们的工作,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知识。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任何技术都有它的两面性,就象网络,它既可以迅捷沟通五大洲的人们,也可以用信息暴力与信息垃圾伤害我们的心灵与肉 体;比如克隆技术,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成为某些狂人的杀人武器;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深入了解它、掌握它,用崇高的人文精神控制运用现代技术,以改进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使得人能够成为科学与技术的主人。 三、要发展自己的艺术修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全面提升自身作为人的素质。 文学与艺术不同于科学,它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本质;它为我们的头脑松开理性的约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感性直接触摸活生生的世界,让我们直接领悟到存在的真谛,让我们的心灵与创造直接相连。文学与艺术不同于科学,它从另一个角度来深刻认识我们自己,它为人类生命力的勃发引导方向;文学曾经是我们了解人类的重要素材,现在人们更多是依赖那些大众心理学、人际交往等学科知识;但是文学对人类的内心与本质的反映比起诸如大众心理学等学科更为深刻。人文艺术修养与科学修养并举的人才是一个平衡的人、健全的人。 1999/4/27 |
关于我们 | 版权说明 | 教育网志 | 联系编辑
Copyright © Being Lab. Some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惟存教育实验室